发布日期:2025-08-15T19:35+08:00
西乡县气象台2025年08月15日19时35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:预计未来6小时我县峡口镇、高川镇、柳树镇、杨河镇、城南街道、茶镇、城北街道、堰口镇、白勉峡镇、桑园镇、白龙塘镇、子午镇、两河口镇、沙河镇、骆家坝镇累计降水量将达60毫米以上,引发山洪、泥石流、中小河流洪水、城市暴雨积涝等风险高,请注意防范。
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,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。
1、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;
2、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,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;
3、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,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,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;
4、检查城市、农田、鱼塘排水系统,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。
发布日期:2025-08-15T19:13+08:00
汉中市气象台2025年08月15日19时13分继续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:未来6小时内南郑区、城固县、洋县、西乡县、镇巴县、佛坪县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,阵风可达7级或以上并伴有雷电,局地短时暴雨,小时雨量可达10毫米以上,请注意防范。
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,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,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;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, 平均风力达8—9级,或阵风9-10级并伴有强雷电,且可能持续。
1、妥善保管易受雷击的贵重电器设备,断电后放到安全的地方;
2、危险地带和危房居民,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,千万不要在树下、电杆下、塔吊下避雨,出现雷电时应当关闭手机;
3、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;
4、停止露天集体活动,立即疏散人员;
5、高空、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,危险地带人员撤离;
6、做好防风、防雷电准备;
7、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雷雨大风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,学生停留在安全地方;
8、把门窗、围板、棚架、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, 人员应当尽快离开临时搭建物,妥善安置易受雷雨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。
发布日期:2025-08-15T18:50+08:00
陕西省水利厅联合陕西省气象局于2025年08月15日18时30分发布第57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。预计2025年08月15日20时至2025年08月16日20时,渭南市韩城市,延安市宜川县、黄龙县等县(市)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(橙色预警),西安市鄠邑区、周至县,宝鸡市太白县,渭南市潼关县、合阳县、澄城县,汉中市洋县、西乡县、镇巴县、佛坪县,安康市汉滨区、汉阴县、石泉县、宁陕县、紫阳县,商洛市洛南县、镇安县、柞水县等县(区)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(黄色预警),西安市长安区、蓝田县,宝鸡市眉县,铜川市宜君县,渭南市华州区、大荔县、蒲城县、白水县、华阴市,延安市延长县、洛川县,汉中市汉台区、南郑区、城固县、勉县,安康市旬阳市,商洛市商州区、山阳县等县(市、区)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(蓝色预警)。请各地各部门落实防御责任,紧盯危险区与强降雨重叠区,加强实地监测与预警叫应,提前做好转移避险防范。
发布日期:2025-08-15T12:49+08:00
陕西省气象台2025年08月15日12时0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:受台风外围水汽输送和切变线共同影响,预计8月15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,西安南部山区、宝鸡南部、渭南南部山区、汉中部分、安康西部、商洛部分地方有大雨(25~50毫米);宝鸡南部(太白县)、汉中中东部(城固县、洋县、西乡县、镇巴县、佛坪县)、安康部分(汉阴县、石泉县、宁陕县、紫阳县)、商洛部分(洛南县、镇安县)有暴雨(50~100毫米)。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(最大小时降雨量20~40毫米,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),局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。此次过程主雨带位于陕南和秦巴山区,过程短时雨强大,暴雨多点散发,加之夏季强降水对流性强且复杂多变,上述相邻县区也需高度关注。
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,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。
1、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;
2、学校、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,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;
3、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,确保安全;
4、检查城市、农田、鱼塘排水系统,做好排涝准备。
发布日期:2025-08-15T12:33+08:00
陕西省水利厅联合陕西省气象局于2025年08月15日11时55分发布第56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。预计2025年08月15日12时至2025年08月16日12时,汉中市洋县、镇巴县、佛坪县,安康市汉滨区、汉阴县、宁陕县、紫阳县,商洛市洛南县、镇安县等县(区)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(黄色预警),西安市鄠邑区、周至县,宝鸡市岐山县、凤县、太白县,渭南市潼关县,汉中市城固县、西乡县、宁强县、略阳县、留坝县,安康市石泉县、平利县等县(区)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(蓝色预警)。请各地各部门落实防御责任,紧盯危险区与强降雨重叠区,加强实地监测与预警叫应,提前做好转移避险防范。